- 于晖;于婷婷;
教育是伯恩斯坦的教育社会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共同关注的一点,语言是两者沟通对话的纽带。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研究不同学科教育语篇知识结构的异同。研究选取历史学、经济学和物理学经典著作,自建小型语料库,以语法隐喻为切入点,探索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以及自然学科三类不同学科的教育语篇知识结构特征,以期帮助学习者了解并熟悉不同学科语篇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识读和写作能力。
2017年02期 v.33;No.121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684 ] |[引用频次:15 ] - 张佩雯;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元功能的组成部分和体现语篇意义的语言资源,周期性由主位/新信息、超级主位/新信息和宏观主位/新信息构成。对语篇的周期性研究发现叙述和阐述体裁都利用周期性等语篇意义资源将语篇组织成连贯的体裁结构。研究发现语篇中有标记主位标示体裁阶段或语阶的作用,同时验证了超级主位和宏观主位预示语篇内容,超级新信息和宏观新信息概括和提炼语篇内容的功能。
2017年02期 v.33;No.121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 ] - 郑瑶菲;梁敏珊;
名词化是学术英语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学科知识构建的重要语言资源。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法隐喻理论,采用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统计为辅的方法研究国际药学期刊科研论文中名词化现象。结果发现,药学科研论文中存在大量名词化;动作过程名词化的分布频率远高于其他名词化生成类型;大部分名词化属于学科专业术语;名词化通过组建"分类事物"和"活动序列"同时构建反映知识的"研究内容"语场和反映知识获取过程的"研究行为"语场。对名词化的多层次元功能分析有望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学科学术英语的生成机制,提高对语言的解码和编码能力。
2017年02期 v.33;No.121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2 ] - 张松松;胡晋阳;
英语让步构式"Just Because X Doesn’t Mean Y"(简称JBX-DMY)的研究一直未能解决认知识解的问题。文章一方面将识解操作视为认知基础,通过COCA语料观察,描述了JBX-DMY的识解方式、识解视点和识解方向,并提出在识解过程中存在"隐喻-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发现:(1)该构式的认知识解方式主要为顺序识解和同时识解;(2)该构式允准各种识解视点,但对识解方向有所限制,体现出部分能产性;(3)该构式的认知识解涉及"隐喻-转喻"机制。另一方面还将JBX-DMY与汉语让步构式"即使X,也Y"进行对比,发现它们具有类似的识解方式,但识解特点存在差异(1)。
2017年02期 v.33;No.121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2 ] |[引用频次:0 ] - 赵恺;李静;
认知语言学曾提出文本分析有两个重要模型:上至下及下至上模型(Top-Down Model and Bottom-Up Model),前者从图式建构出发,后者立足于语篇结构分析。文学文本解读是两个模型共同作用的过程,是读者自身努力达到图式(schemata)与语篇特征平衡的能动性选择过程。文章以卡明斯诗歌为例,指出其诗难懂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独特的语篇结构缺乏激活图式所需的显性线索,进而以例析证明双向解读策略是解读卡明斯诗歌的可行方式。
2017年02期 v.33;No.121 28-3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3 ]
- 丁子江;
方法论(methodology)曾是传统西方哲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方法论就是对各种具体、个别、特定的方法进行考察、分析、比较、批判、判定以及整合。迄今为止,专家学者们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摸索、创立和发展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方法。我们应根据各种具体的情况把握和操作这些方法。当代大多数文化和社会的研究是基于实证主义(positivistic)的传统。通过这个途径,人们可寻找模型,理论以及具有相当程度外部有效性的法律式原则。因此,跨文化研究以及东西方比较研究的典型方法是作为技术的探索,其特征表现为概念化、操作化、设计研究、构思假设,建造工具,收集数据以及建构理论。我们应关注东西方研究在形式与内容上的革新、动态和趋势。所谓研究的形式主要表现在方法论上,我们也可以从元方法论(Meta-methodology)的角度来加以衡定。元方法论是一个理论系统,其宗旨在于考察和检验各种具有特定目的的方法论,并分清方法与方法论之间的不同。它有以下几点特征:一、阐明某一方法论的目的、任务、含义、结构、功能以及标准等;二、揭示这一方法论的独特性、有效性、可行性、可操作性以及可成功性,并同时指出其局限性、不完善性等;三、预设、察验、修订、促进和完善这一方法论实施的过程和步骤。我们还可以发现方法、方法论、元方法论以及元元方法论之间不同多元层阶的关系:一、某一方法作为第一层阶直接处理和解决具体问题;二、某一方法论作为第二层阶选择和判定某一方法的适用性、正当性、有效性;三、某一元方法论作为第三层阶选择和判定某一方法论;四、某一元元方法论作为第四层阶选择和判定某一元方法论。文章主要从以下八个方面,探讨东西方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一、概念化与操作化;二、主位取向与客位取向;三、研究设计与研究测量;四、分析单位与分析层次;五、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六、文化抽样与对象抽样;七、多元跨越与纵横坐标;八、案例分析与模式创新。
2017年02期 v.33;No.121 4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0 ] - 吴冰;
英译《老子》在西方的接受存在着多元形态。简言之,这些接受形态可分为面向文本原意和面向现实应用等两种接受定向。这些既是读者求异选择或求同选择的结果,也是目标语和源语所处社会之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英译《老子》在西方的接受中存在各种扭曲与挪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沦为西方社会的"玩物",究其原因,西方在接受东方文化中的"单面镜"做法是一重要因素,这种现象也映射出中西方社会力量对比中的不平衡。
2017年02期 v.33;No.121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2 ] - 吴远之;徐学;
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我们认为中国茶道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它最为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民族性格。这不是偶然的,而是漫长历史发展的自然选择。中国茶道的内在元素本身又包含了丰富的、有机联系的符号系统。各种文化符号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茶道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化定在。
2017年02期 v.33;No.121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次数:1360 ] |[引用频次:32 ]